2022 年 12 月 07 日
約翰福音 六章五至十三節
我知道怎樣處卑賤,也知道怎樣處豐富;或飽足或飢餓,或有餘或缺乏,任何事情,任何景況,我都得了祕訣。
腓四:12(和修版)
母親生於大家庭,他們的糧食大部分來自自家的農地和畜養的動物。雖然他們並不貧困,但由於人口眾多,每天所需的食物就像我為晚餐派對預備的一樣多!母親告訴我,有時候忽然有客人來,她總會想到辦法預備多一份食物。
這令我想到五餅二魚的故事。牧師在主日叫我們想想:「若這不是神蹟而是人為的事情,那會怎樣?」經文只記載了神蹟如何發生,就是餅和魚被祝謝過後擘開,分給坐着的眾人。然而,有否可能是眾人看見耶穌的榜樣,於是就與別人分享自己帶在路上的食物?
假若那天因眾人齊心合力而讓眾人都吃飽,我們怎不會樂意多照顧一人的飲食?大部分人都有能力作出微小的付出,對受惠者來說,這樣的一頓飯可能成為多人得飽足的神蹟。
親愛的主,感謝祢賜下日用的飲食。給我們機會和勇氣使多一人得飽足。阿們。
Macie Craven(美國Oklahoma)
我如何與社區裏的人分享我的豐足?
樂意與人分享所有
你曾在飯餐時間出現不期而至的客人嗎?你怎樣做?這次經歷怎樣改變你計劃與預備食物的方式?
你認為給五千人吃飽是神蹟還是人為事件?這可能是兩者兼具嗎?你對這故事的看法怎樣改變你對它的理解?
何時你曾看見一人的慷慨行動激發別人也做出慷慨行動?這如何鼓勵你每天更樂意付出?
何時你曾成為捐助的受惠者,而這捐助完全改變了你的處境?這慷慨的神蹟如何改變你的處境?你怎樣回應?
在這節期中,你如何慷慨與人分享?若我們在每頓飯都樂意多招待一人,那會怎樣?你希望對別人的生命有甚麼影響?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