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 年 10 月 18 日

出埃及記 二章廿三至廿五節

那時,敬畏耶和華的人彼此談論,耶和華側耳而聽,且有紀念冊在他面前,記錄那敬畏耶和華、思念他名的人。
瑪三:16(和修版)

我和朋友每月見面一次,一起禱告。我們互訴憂慮,並分享有哪些禱告得着回應,然後把憂慮向上帝交託。多年來我們看見禱告蒙應允,也在患難中彼此扶持。
有一次我們相聚禱告時,朋友分享一些非常困擾她的事情。她花了很長時間來說明,而我們在一起的時間都用來談論這件事。在相聚結束時,朋友因為我們沒有像往常那樣禱告而不開心,但在她分享事情的過程中,我有發問,也曾討論基督會怎樣回應。
我向她表示,我有信心上帝聽見我們的對話,祂已完全了解,明白她心裏想要在那處境中榮耀上帝。在我們還未開口之前,上帝已垂聽,就如當以色列人在埃及時,祂也垂聽他們的憂慮。雖然我們不像往常那樣先傾談後禱告,但我知道上帝已與我們同在。

天父,感謝祢垂聽我們的說話,又知道我們心裏的想法。阿們。
Joan R. S. McDowell(英國Scotland)

上帝清楚我的想法,又垂聽我的說話。

鼓勵我禱告的人

你較喜歡獨自禱告還是跟別人一起祈禱?為甚麼?你最常運用哪種禱告操練?這樣禱告如何加深你的信心?
與上帝共處並禱告時,你喜歡慣性做法,還是你較傾向以不同方式親近上帝?原因何在?
上帝何時曾向你表明,即使你沒有像平常那樣禱告,你仍蒙垂聽?知道上帝常常垂聽我們,對你有甚麼激勵?
你總以莊重的形式,還是也會以不那樣傳統的方式祈禱?按着不同的祈禱形式,你的禱告經驗有甚麼不同?
聖經中誰令你想到禱告的重要?你生命中甚麼人鼓勵你祈禱?你怎樣支持別人的禱告生活?